首页>新闻中心
亚利桑那教授否定前论:噬菌体与EMS无关
文章摘自《水产频道》网站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12月10日,美国亚利桑那大学Donald V Lightner教授在EMS对虾研讨会(网络直播)上,回答中国水产频道的网友提问时表示,之前认为噬菌体和EMS有关的观点是判断错误的,目前EMS病因研究尚无定论。
2013年5月, Lightner教授在GAA上称已发现EMS的病原是一种罕见的副溶血弧菌,因噬菌体感染该副溶血弧菌并引起其释放强的毒素。该细菌经口传播并定植在对虾消化道,产生毒素引起组织损坏,并造成对虾肝功能紊乱及消化系统障碍。
但是经过半年的研究实验,Lightner教授推翻前论,认为噬菌体并不是引发EMS的主因,但是这株罕见的副溶血性弧菌确实存在,目前已经设计出PCR引物,只是尚未能确定是什么毒素导致EMS,更无法判断噬菌体释放毒素的机理。
EMS因繁殖快、具有定植性、会产生毒素、容易激活而被认为是“完美杀手”。
GAA主席乔治•张伯伦认为开发新的养殖模式迫在眉睫,例如:生物絮团养殖模式、循环系统养殖模式、高密度养殖模式。张伯伦说,中国有种超高密度养殖模式(450PL/平米),很少发现EMS;投大规格虾苗也可度过危险期。Lightner教授说,在泰国的raceway(流水养殖)、泰国和中国的网箱养殖、养殖新品种、罗非鱼与虾混养都或称为解决EMS的养殖思路。
在线交流上同时公布了泰国正大关于EMS的研究结论:1、盐度低于5ppt发病有所减少;2.、温度高容易发病;3、 ph 7.0-9.5病原繁殖正常;4、施肥更容易引发疾病;5、网箱养殖和地下水养殖可减少疾病发生。
在病害的国际传播方面,Lightner教授认为对虾加工环节在减少EMS全球扩散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一般对虾去头加工后,冰冻20天以上,基本不会出现疾病传播的问题。
Donald V Lightner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