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
国产种虾迎来黄金发展时代
摘自中国水产频道网站
国产种虾迎来黄金发展时代
文/图 水产前沿 李晓欣 李钒
“首届中国南美白对虾自主选育创新论坛暨新品种推介会”参会人员合影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南美白对虾种苗市场,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30万对种虾满足正常生产。中国南美白对虾种业也是所有水产品种中发展最为成熟的行业,无论资金投入、技术投入、品牌建立等都走在了前头。但不可回避的是,我国南美白对虾种业面临的问题仍十分突出:种虾资源不足,过度依赖进口;引进种虾带来了外来疫病且日趋严重;自主选育处于起步阶段,新品种众多但综合实力与进口种虾相比尚有差距,品牌形象不突出,市场化程度低。因此,核心种源创新,自主选育出能够高度适应国内环境的种虾迫在眉睫。
另一方面,当前中国南美白对虾种业格局正发生着重大变格,种虾市场由一两家种企垄断的局面不复存在,呈现出群雄并起、百花齐放的新格局。国内育种技术取得重大进展,一些研究领域,如基因组分析、分子育种技术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国产种虾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中国南美白对虾种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2月31日,由水产前沿、中国水产频道主办,滨州市海洋发展与渔业局联合主办,渤海水产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首届中国南美白对虾自主选育创新论坛暨新品种推介会”于山东滨州举行。本次大会得到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指导,同时得到汇泰集团、广东海兴农集团有限公司、海南广顺泰普海洋育种有限公司、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壬水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海壹水产种苗有限公司、海南中正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海茂投资有限公司、海南东方中科海洋生物育种有限公司、湛江国兴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金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支持。
部分前排嘉宾
出席本次大会的嘉宾有山东省渔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李鲁晶、滨州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局长邱希敏、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聂林、滨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王淑生、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局长吴炳泰、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大连渔港与种苗中心处长马国宏、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孔杰、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副院长刘洪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晓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于洋、广东海洋大学教授刘建勇、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李玉全、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王慧、汇泰集团董事长张荣强、渤海水产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荣安、海南广顺泰普海洋育种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皓、广东海兴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谢武、海南海壹水产种苗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昌翰、海南东方中科海洋生物育种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义军、青岛海壬水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明超、海南中正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平、湛江国兴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松、山东恒兴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谢田汉等,大会汇集了全国涉足对虾育种的科研单位、种企以及近百家育苗、标粗企业和近百名养殖户代表共计300余人,共同探讨新时代环境下中国南美白对虾自主选育创新之路。
滨州市北海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聂林致辞
滨州市北海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聂林在致辞中提到,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达17万余亩,年产南美白对虾7000吨,年繁育南美白对虾优良苗种100亿单位以上,占全省的六分之一,已发展成为“环渤海地区优良苗种繁育基地”。“广泰1号”作为我区渤海水产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种质资源,是中国北方首个适应高盐度海水的种虾,我区历来重视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创新。这次创新论坛、新品种推介会的召开聚集各方力量,为南美白对虾选育创新献计献策,势必会让育种征途高歌猛进、一路辉煌!
滨州市海洋发展与渔业局局长邱希敏致辞
滨州市海洋发展与渔业局局长邱希敏表示,对虾是滨州渔业的主导品种。全市养殖面积80万亩,年产量11万吨,占全省总产量的60%,稳居全省第一,“滨州对虾”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成长出一批优秀的对虾养殖企业。渤海水产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市对虾产业的领军企业,自行开发了大宗水产品交易平台,盐田牧场获全球水产标杆认证,盐田虾畅销日本市场,已从传统的单一养殖,发展成涵盖种、苗、养殖、饲料、加工、贸易、冷链物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
种苗是对虾产业链条的基础保障。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南美白对虾种苗市场。长期以来,种虾资源不足、过度依赖进口的问题十分突出,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30万对种虾满足正常生产。经过一代一代科研人员和从业者的共同努力,国内育种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国产种虾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对虾种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次论坛,以“立足行业、自主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共同探讨对虾自主选育创新之路,为国产种虾商业化、市场化提供一个发声、推广的平台,可以说恰逢其时!
汇泰集团董事长张荣强致辞
“本次盛会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十九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种业发展,连续出台支持种业发展的重要文件,明确“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南美白对虾种业也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现代育种技术和传统育种技术的结合,不同养殖条件匹配不同优良性状的品种,自主选育种质在这个平台基础之上形成合力必将推动南美白对虾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汇泰集团董事长张荣强表示。
精彩报告环节
报告题目:百花齐放发展中国水产种业
报告嘉宾:广东海兴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江谢武
江谢武董事长在报告中介绍了集团水产种业发展概况及种业创新成果。其中提到,在水产种业创新方面,海大的苗种推广模式和渠道具不可复制性:1、以养殖模式创新研发为牵引,种苗作为海大模式的核心,与饲料、动保等产品共同构成了海大客户养殖效益的综合解决方案;2、以为客户创造超额利润为基础,形成了以60万个核心客户,1万个经销商和5000名公司技术服务骨干为核心的苗种推广和价值分享体系。
海兴农名特优水产育种及工厂化育苗项目规划:1、从传统模式到现代化育种、育苗模式创新:工厂化循环水、信息化、自动化、机械化、物联网技术;2、从单一到系统体系建设:配合母公司海大集团饲料、调水产品和养殖技术一体的服务模式,将先进的养殖技术输送给广大养殖户,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技术,保障养殖的成功率;3、建设标准化的科研育种体系。
报告题目:凡纳滨对虾种苗产业发展与展望
报告嘉宾: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遗传育种领域科学家 孔杰
孔杰介绍了国内种苗与技术新进展:1、已经建立了SPF核心育种群,培育出系列新品种;2、种虾:全封闭双循环培育技术;3、育苗:严格的水处理技术。通过消毒、蛋白分离、超滤、紫外杀菌等措施,杜绝苗种生产过程中病原的传播。4、选优与净化技术;5、生态育苗技术。生态育苗有效地控制了育苗水体微生态,防止病原的传播;通过饲喂天然饵料,提高了虾苗健康水平。
在良种良法的研究方面:建立了完善的家系遗传育种技术;创建了双循环水种虾培育技术,填补了空白等;已建立了相关的关键技术,如水处理、水环境调控和苗种质量控制等技术,初步建立了健康、优质苗种的生产技术。
报告题目:技术创新助推对虾种业升级
报告嘉宾: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 于洋
我国对虾种业现状存在种苗高度依赖进口、进口苗种生长速度快但育苗和养殖成活率低、自主选育苗种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有待提高这三方面问题,解决的途径是培育高产、抗逆自主品种。
报告中,于洋副研究员依次介绍了家系选育技术、配套系育种技术、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其中提到,自2002年开始,通过建立对虾“家系选育”技术,历经连续7代的遗传选育——“科海1号”,于2010年通过农业部审定;经过连续7代的选择,形成了快长系、高存活/高繁系、高存活/快长系、高繁系四个专门化品系和配套组合的四系杂交育种体系——“广泰1号”,于2017年通过审定。
现代分子育种技术是在传统选育基础上对控制性状的基因进行鉴定,结合表型信息和基因信息联合选育。于洋副研究员所在研究团队历时十余年攻关,破译了凡纳滨对虾全基因组序列,利用全基因组选择可以加快抗病品种的选育,同时建立了凡纳滨对虾国际首张600K高密度SNP芯片,为遗传解析和分子育种提供了技术手段。
报告题目:“广泰1号”选育情况介绍
报告嘉宾:海南广顺泰普海洋育种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皓
广泰现有育种体系构成为4大类群、13个系列、483个家系,报告中,黄皓总经理详细介绍了“广泰1号”的选育技术及制种方式,其特点包括:1、选育与制种分离:SPR/SPT选育,SPF制种(根据需要);2、杂交制种:品系杂交、回交、轮回杂交等;3、配套系层次:目前主要使用的是二级和三级杂交繁育体系。
黄皓总经理在报告中提到,广泰选育通过不同的配套系,可实现按养殖模式和客户要求定向制种,现育成品系包括工厂化、高位池、土塘精养/半精养、大汪子养殖模式。2020年开始,将全国市场按南北方分区制种,其中,北方区将投放以南美系为主的杂交改进品系,重点性状为高抗,主要针对北方土塘和大汪子;南方区将投放OI系与南美系杂交品种,在保证生长速度的同时提高抗性,以适应南方一年二造的养殖模式;2020年下半年开始,将根据市场情况投放适合北方工厂化养殖品种;2020年底将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开始投放上述品系的SPF种质,以满足部分客户需求。
报告题目:凡纳滨对虾“兴海1号”新品种介绍
报告嘉宾:广东海洋大学教授 刘建勇
2011年,广东海洋大学联合2家企业启动了南美白对虾育种工作,2018年初南美白对虾“兴海1号”正式获得国家农业农村部的官方认定,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水产新品种证书,并已推广到市场。目前“兴海1号”已选育到第8代,选育特点如下:1、进口及养殖群体的广泛收集;2、优良性状——高抗逆性、生长速度适中;3、四家系二元制种技术充分利用杂种优势;4、环境优越的育种基地。
2020年,2万对“兴海1号”种虾将推向我国北方市场。未来,“兴海1号”育种团队将在已有核心群体及收集保种的不同来源群体基础上,综合家系选育、杂交和配套系育种等技术,不断对性状进行改良;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养殖模式向市场推出专门化品系。注重配套系育种,提高品种稳定性;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加快育种进程;研究抗性性状的遗传机制,寻找其主效基因,为基因编辑技术在对虾育种中应用提供材料与参考。
报告题目:着力打造对虾南繁育种基地
报告嘉宾:海南中正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王平
2018年,全球对虾产量预计可达450万吨,较2017年增长5.5%;2020年,产量预计将突破500万吨,较2018年增加18%。水产行业大有可为,对虾行业优势凸显。
我国亲虾年需求量约200万对,每年亲虾进口量20-30万对,80%的亲虾使用自繁的第二代亲虾。2018年,17个国际种虾公司产品进入中国市场,造成了种虾市场的严重混乱。种质问题使发病率与死亡率上升、生长速度下降、规格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对虾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建议加强对虾种业生产监管力度,包括政府层面:种源、生产过程、废水排放等的监管,可与动检、协会等部门联动监管;企业层面也应配套出厂检测,注重自身监管;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大对企业自身监管的扶持、鼓励力度。
王平在报告中表示,科研带动企业发展。一方面是产学研合作,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中正与中科院黄海研究所签订生物安保协议,共建全国首家对虾种苗生物安保示范基地,真正意义上实现生物防控与隔离,生态制种、生态育苗;另一方面是核心竞争力打造——良种选育,成立正源水产研究院有限公司,已建成150亩对虾育种基地,从事对虾种源选育。
报告题目:凡纳滨对虾“科海1号”选育及养殖情况介绍
报告嘉宾:海南东方中科海洋生物育种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义军
报告中,李义军董事长介绍了“科海1号”的选育情况:2002年8月从夏威夷引进并繁养4代的凡纳滨对虾为基础群体,采用个体选择和家系选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选育;2003年4月开始进行家系育种工作,选育方法主要采用本项目组建立的种群选育结合家系选育方法进行;2003-2010年,自第一世代(P1)到第七世代(P8)的每个世代分别建立了300个以上家系。在进行交配组合时,从亲本的个体规格(体长和体重)、繁殖性能(产卵量、受精率和孵化率)等方面进行选择。选育期间,从P5代(即2007年)开始在海南、河北和天津等地区进行大塘生产性中间测试,三年总计测试面积达1.2万亩,累计放苗10.5亿尾。2011年10月获得P8代,定名为“科海1号”;2011-2015年,采用多系交配亲本后裔鉴定,经过5个世代的测试,从起初留种的40个家系选择出5组具有理想目标性状的配套组合。同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10个13个世代纯系,为之后进行杂交育种奠定了遗传基础材料。
“科海1号”从2012年开始在天津汉沽开始推广至今,亲虾使用量从起初的5000对增加到2018年的16万对,虾苗年产量达260亿尾,价格从起初每对40元直至今年每对500元,市场认可程度变化明显。
报告题目:分级标粗工厂化养殖技术分享
报告嘉宾:海壹水产种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黄明
虾苗标粗管理的关键点:1、消毒:用50ppm漂白粉消毒处理海水,7天后使用;2、温度:接苗温度26℃,标粗过程保持30℃;3、肥度:使用处理后的沉淀水,保持池水的肥度;4、投喂:投喂卤幼和高营养微胶囊饵料。
虾苗多级标粗能够保持各阶段池底干净,加快养殖车间周转率。一级标粗指从P5标至5000条/斤,密度10000尾/平米,标粗时间17天,标粗水温30℃;二级标粗指从5000头标至200头,密度1700尾/平米,标粗时间30天,标粗水温28-29℃。其中关键点是营养强化,搬池分苗、从池底管道排出,调好水及避免应激。
工厂化养殖成功的关键点包括以下是三方面:1、标好苗:标粗环节营养强化,养殖过程很少出现病害,即成功了一半;2、严管理:细节决定成败,奖惩措施、奖金与产量挂钩,提高员工操作责任心;3、勤分析:定期检测,分析检测数据,及时调整水质和养殖方案。
更多花絮